2020年12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一系列新举措。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会议强调,当前,湖北省疫情正处在高位运行的持续增长期、攻坚克难最吃劲的关键期、重中之重决战之地的窗口期,要清醒认识疫情严峻形势,以更加强烈的紧迫感,更加严格的硬措施,精准发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牢牢抓住救治、阻隔两大关键环节,实行筛查甄别、小区(村)封闭式管理、公共区域管控三个“全覆盖”。要全力加强患者救治,加快定点医院、隔离点和方舱医院建设,坚持防控靠前、救治靠前、干部靠前,早收早检、早诊早治,优化诊疗方案,坚持中西医结合,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要加强分类管理,全力实施拉网式逐人筛查甄别,落实“四类人员”管理措施,做到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检尽检、应治尽治;要全力加强社区管控,实行24小时最严格封闭管理措施,压实基层防控责任,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要着力推动形成数据信息闭环和收治工作闭环,加强对相关数据的汇集研判、综合运用,组建强有力的管控收治队伍,不断提升收治和排查效率。要全力强化医护力量、医用物资、生活物资、公共服务和社会稳定保障,做好医护人员安全防护、生活保障与人文关怀,为外省医疗队做好服务保障;强化舆论引导,更好发挥新媒体作用,增强正能量,确保政治社会大局稳定。
如何跳出破坏性发展的恶性循环,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以充满中国智慧和哲理的倡议指明出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具体来说,就是“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关键是落实好2015年各国领导人以最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推动达成的《巴黎协定》。总书记指出,这一协定的达成是“全球气候治理史上的里程碑”,“不能让这一成果付诸东流。各方要共同推动协定实施”。总书记作出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百分之百承担自己的义务。”
延伸阅读 陈一新:武汉感染人数未摸清 潜在被感染基数或较大 陈一新指挥武汉防控 200字”1号令”要求干部下沉一线 湖北首次公布病死率 王贺胜:恳请兄弟省份加大支援
应勇在武汉检查指导疫情防控:严格小区封闭管理 2月15日,省委书记应勇冒着雨雪,深入武汉市的医院、社区、超市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应勇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聚焦防控突出问题,果断采取过硬措施,把牢社区第一道防线,推动救治关口前移,千方百计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应勇在湖北露面肯定前一阶段成绩 称形势依然严峻 吴玉良宣布: 应勇同志任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同志不再担任。 王忠林同志任湖北省委常委和武汉市委书记,马国强同志不再担任湖北省委副书记和武汉市委书记。 这场会议,吴玉良、应勇分别讲话。省长王晓东主持会议。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通过视频发表重要讲话,针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增多、气候治理难度加大等问题,提出中国倡议,为全球气候治理进一步把脉定向、加油助力。
“团结一心,开创合作共赢的气候治理新局面。”“提振雄心,形成各尽所能的气候治理新体系。”“增强信心,坚持绿色复苏的气候治理新思路。”
会议要求,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进一步强化省领导包保市州的工作机制,完善指挥部工作机制,精简组织层级,确保高效运行。要尽快向社会公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各项决策举措,不断增强干部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在全社会形成打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气势和良好局面。在疫情防控决战之际,在胶着对垒紧要关头,各级干部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抓实抓细抓落地的作风,发扬干劲、冲劲和韧劲,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冲锋陷阵、勇往直前。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疫情就像一面镜子、一把尺子,能照射出干部的不同状态,衡量出干部的成绩优劣。对干部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爱护,使督查问责和激励关爱两手都硬起来、实起来,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考察干部,努力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会议指出,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视、高度关切。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上来,深刻领会“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思想,深刻领会“头等大事”和“最重要工作”的定位,深刻领会湖北和武汉“重中之重”的分量,深刻领会“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的精神要义,深刻领会“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重大责任,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早日稳定局势、扭转局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只有并肩同行,全球生态文明之路才能行稳致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的理念和主张。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篇演讲中,总书记再次指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空气、水、土壤、蓝天等自然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
据《湖北日报》消息:2月15日晚,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深改委会议上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听取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武汉市关于抗击疫情情况的汇报,部署推进湖北省疫情防控工作。
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历来重信守诺,不仅为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作出重要贡献,也是落实《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宣布,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些庄严承诺,鲜明体现出中国的雄心壮志、大国担当,必将带动各国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近期评论